战役
中日双方部队及主要将领
结果
黑龙江战役(江桥抗战 哈尔滨保卫战)
1931年11月4日-1931年11月18日
中:马占山 日:张海鹏及关东军
日本获胜
第一次淞沪会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
中:十九路军蒋光鼐、蔡廷锴;第五军张治中
签署停战协定;上海非军事化
长城战役1933年1月-1933年5月
中:张学良、何应钦、徐庭瑶、宋哲元
塘沽协定
热河抗战1933年2月-1933年2月
中:张学良、汤玉麟
日军胜利,热河省并入满洲国
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中:傅作义、汤恩伯、赵承绶、王靖国
中国获胜
卢沟桥事变/平津作战1937年7月
中:宋哲元
日军胜利,平津沦陷
太原会战(南口战役 平型关战役 忻口战役 娘子关战役 太原保卫战)1937年9月12日-1937年11月8日
中: 阎锡山(总司令)、卫立煌、朱德、傅作义,六个集团军,约580,000人日:筱原纯一郎、板垣征四郎(总司令),五个师,约140,000人
中方伤亡逾100,000人日方伤亡近30,000人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937年11月
总司令长官:蒋中正、副司令长官:顾祝同;
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下辖第八、第十集团军;
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下辖第九、第二十一集团军;
左翼军总司令陈诚,下辖第十九、第十五集团军,
总计中国战斗序列五十馀师,战斗兵员总数700,000上下
中方伤亡:270,000人. 日方伤亡:100,000人。
南京战役1937年12月
唐生智、刘湘、顾祝同,约100,000人:松井石根,八个师
中方伤亡军人约50,000余人(包括平民估计超过300,000人丧生)日方伤、亡人数不详
徐州会战 1938年2月-1938年5月
台儿庄大战1938年3月-1938年4月
中: 李宗仁(总司令)、汤恩伯、卢汉,600,000人,六十个部队日:矶谷廉介、板垣征四郎,两个师(板垣第五师团、矶谷第十师团)240,000人,八个部队
中方伤亡约20,000人:日方伤亡超过16,000人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1938年6月
中:薛岳 日:土肥原贤二
日军胜利
武汉会战 1938年8月-1938年10月
万家岭战役
小界岭战役
中: 蒋介石、薛岳、李宗仁,一百二十个师总兵力约1,100,000人,飞机100余架,军舰40余艘日:冈村宁次,官兵350,000,飞机500余架,军舰120余艘
中方伤亡约400,000人:日方伤亡140,000人
广州战役 1938年10月
日本胜利,广州及佛山增城等地沦陷,粤汉铁路失守。中国官兵阵亡2954名,伤5645名,失踪2643名[4]日军伤亡1923名[5]
南昌会战 1939年3月-1939年4月
中:薛岳日:冈村宁次
日本获胜
随枣会战 1939年5月
中:李宗仁、李品仙、张自忠日:冈村宁次
中国获胜中方伤亡28,000人;日方伤亡21,000人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939年10月
薛岳、卢汉,30多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约240,000多人:100,000
中国获胜
桂南会战
昆仑关战役 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日军获胜,占领南宁
枣宜会战 1940年5月-1940年6月
中: 李宗仁、陈诚、张自忠
日军大胜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1940年12月
中: 彭德怀,120师、129师105个团及民兵约40万人(正规军逾20万人)日:多田骏-华北方面军、独立师、航空兵力与满洲国军队约350,000人
日军伤亡2.58万人,俘虏敌人1.8万多人,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
日方:日军与皇协军伤亡失踪总数约3千人
豫南会战 1941年1月-1941年2月
中国获胜
上高会战 1941年3月-1941年4月
中国胜利
福州战役 1941年4月18日-1941年4月21日
日本胜利
晋南战役 1941年5月-1941年6月
日本胜利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1941年10月
中: 薛岳、卢汉日:阿南惟几
双方均声称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6日
中: 薛岳、李玉堂、卢汉,兵力超过300,000日:阿南惟几,兵力约120,000
中方伤亡28,116人日方伤亡约57000人(中方战报)或约6000(日方战报)
滇湎路战役 1942年3月-1942年9月
日军占领缅甸
浙赣战役 1942年5月-1942年8月
中方伤亡70,000馀人;日方伤亡36,000人
鄂西会战 1943年5月-1943年6月
中国胜利
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1943年12月
中: 孙连仲、王耀武,第6战区,兵力约210,000日:横山勇,5个师团,兵力约60,000
中国胜利
豫湘桂会战 1944年4月-1944年12月
中:蒋鼎文, 薛岳, 张发奎, 100万 日: 冈村宁次, 横山勇, 畑俊六 51万
中方:损失兵力五六十万, 伤亡~300,000 日方伤亡: 约70,000.
长衡会战 1944年5月-1944年8月
中:薛岳
日军胜利
第四次长沙会战 1944年5月-1944年6月
中:薛岳、方先觉、杨森
长沙失守
衡阳保卫战 1944年6月-1944年8月
中:方先觉 日:横山勇
中方17,000余人(其中5,000余人阵亡)(中国官方数字:6,000余人)日方19,380余人(含瘟疫伤亡总计30,000余人)(日军陆军部官方数字:伤亡12,186人)
桂柳会战 1944年8月-1944年12月
日军胜利
福州战役 1944年9月27日-1944年10月4日
日本胜利
滇西缅北战役 1943年10月-1945年3月
中国胜利,建立中印公路补给线。
密支那战役 1944年5月-1944年8月
中:郑洞国、孙立人
盟军胜利
强渡怒江战役 1944年6月-1944年7月
中国第二十集团军惨胜
湘粤赣战役 1945年1月-1945年2月
日军攻陷赣州
豫西鄂北会战 1945年3月-1945年5月
日本控制老河口
湘西会战 1945年4月9日-1945年6月7日
中: 何应钦(陆军总司令),两个方面军及若干集团军,中美联合空军日:板西一良(第二十军司令官),七个师团约七至八万官兵
中国胜利,中方伤亡20,601:日方伤亡20,000人
桂柳反攻战役 1945年4月-1945年8月
中国胜利, 中方死伤不详:日军4,000人死亡,5,000人被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