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表面已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软垢,主要通过专业口腔治疗手段和日常维护来去除。不同程度和位置的牙石,需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方式,如龈上洁治术(洗牙)、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术等。
1、龈上洁治术(洗牙):龈上牙石位于牙龈缘以上,肉眼可见,常用的去除方法是龈上洁治术。医生使用超声波洁牙机,通过高频振动产生的能量,将牙石击碎并从牙面分离。超声波洁牙机工作头在牙石与牙面的结合处移动,快速高效地清除大块牙石,同时利用水流冲洗,带走击碎的牙石碎屑和细菌。对于一些附着紧密的牙石,还会配合使用手动洁治器,如镰形洁治器、锄形洁治器,通过精细操作,刮除残留的牙石,确保牙面彻底清洁。整个过程能有效去除龈上牙石,还可去除部分浅层的龈下牙石。
2、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术:当牙石向下发展,侵入牙龈以下,形成龈下牙石时,仅靠龈上洁治无法彻底清除,需进行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术。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使用特制的龈下刮治器,深入牙周袋内,紧贴牙根表面,将龈下牙石和菌斑彻底刮除。由于龈下牙石长期附着,会导致牙根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还需进行根面平整,刮除病变的牙骨质,使牙根表面光滑平整,减少细菌和牙石再次附着的机会,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和再生。
3、喷砂洁牙:对于牙石清除后残留的色素沉着以及一些较为细小、附着紧密的牙石,可采用喷砂洁牙。喷砂洁牙是利用特制的盐砂和高压水混合后,喷射到牙齿表面,通过物理摩擦作用,去除牙齿表面的色素、软垢和细小牙石。这种方法能有效清洁牙齿邻面、窝沟等不易清洁的部位,使牙齿表面更加光滑,减少牙菌斑和牙石再次沉积的可能,同时还能改善牙齿色泽,起到一定的美白效果。
去除牙石后,日常口腔维护对防止牙石再次形成至关重要。坚持正确刷牙,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各个面都能得到清洁。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牙齿邻面,能有效清除刷牙难以清洁到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定期使用漱口水漱口,抑制口腔内细菌生长,保持口腔清洁环境。此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食用黏性大、易附着在牙齿上的食物,也有助于预防牙石形成。
牙石的危害
牙石表面粗糙,充满孔隙,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大量细菌在牙石表面滋生繁殖。这些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出血,引发牙龈炎。患者在刷牙、咬硬物时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炎症会进一步发展。随着牙石不断堆积,逐渐向牙龈下方延伸,形成龈下牙石,破坏牙周组织。它会刺激牙周膜,导致牙周膜纤维破坏、牙槽骨吸收,使牙周袋加深,牙齿逐渐松动。发展到严重的牙周炎阶段,牙齿甚至可能脱落,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牙石的存在使口腔清洁难度增加,食物残渣更易附着,加重口腔异味。同时,牙石本身颜色发黄、发黑,附着在牙齿表面,影响牙齿美观,对个人形象和社交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