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1
制作中种面团
- 混合材料:温牛奶+酵母+5g糖搅拌至酵母溶解,加入250g高筋面粉,用筷子搅成无干粉的粗糙面团(无需揉光滑)。
- 第一次发酵:面团放入盆中,盖保鲜膜,温暖处发酵至2-2.5倍大(约1小时,温度28-30℃最佳)。
- 判断发酵完成:手指蘸面粉戳面团,孔洞不回缩不塌陷即可;若塌陷说明发酵过度,需重新调整酵母量或温度。
步骤 2
- 撕碎中种:将发酵好的中种面团撕成小块,放入厨师机搅拌桶,加入主面团中除黄油外的所有材料(高筋面粉50g、糖30g、盐3g、蛋液、奶粉)。
- 低速揉面:选择2档低速搅拌5分钟,至面团成团无干粉,表面稍光滑。
- 加黄油揉面:加入软化的黄油,先2档低速让黄油完全融入面团(约3分钟),再转4档高速揉面8-10分钟,直至能拉出薄而透光的手套膜(戳破边缘光滑无锯齿)。
- 关键提醒 :揉面全程控制面温在26-28℃以内(可隔冰水降温),高温易导致酵母提前发酵,影响组织。
步骤 3
基础发酵
- 揉好的面团整理成圆形,放入涂油的盆中,盖保鲜膜,在30℃左右环境下发酵至2倍大(约40分钟)。
- 发酵判断:手指轻按面团,缓慢回弹且留有指痕即可。
步骤 4
整形入模
- 排气分割:发酵好的面团轻拍排气,平均分割成3等份,滚圆后盖保鲜膜松弛15分钟。
- 第一次擀卷:取一个面团,用擀面杖擀成牛舌状(长约20cm),从上至下卷成筒状,盖保鲜膜再松弛10分钟。
- 第二次擀卷:松弛好的面团再次擀长至25cm左右,卷起后放入涂油的吐司模具中(收口朝下)。
步骤 5
二次发酵
- 模具盖保鲜膜,放入烤箱中,底部放一碗热水(或用烤箱发酵功能,温度35-38℃,湿度85%),发酵至模具9分满(约1小时)。
- 发酵判断:手指轻按面团表面,缓慢回弹且不塌陷,此时面团高度接近模具边缘。
步骤 6
烘烤出炉
- 烤箱提前上下火180℃预热10分钟,将模具放入中层,上下火180℃烤30-35分钟(最后5分钟可盖锡纸防止上色过深)。
- 判断熟度:出炉后轻敲模具底部,发出“空空”声即熟;或用温度计测内部温度达95℃以上。
- 冷却脱模:出炉后立即震模散热,侧放脱模,放在晾架上冷却至室温再切片(热的时候切易粘连)。
松软的吐司面包(450克)的小贴士
【关键技巧总结】
1. 手套膜不是越薄越好:能拉出透光薄膜即可,过度揉面会破坏面筋,导致面包塌陷。
2. 温度控制是核心
- 揉面温<28℃:防止提前发酵,可用冰牛奶、冷藏鸡蛋降低面温。
- 发酵温:基础发酵28-30℃,二次发酵35-38℃,湿度不足时可在烤箱中放热水或喷少量水雾。
3. 中种法的优势
- 延长发酵时间,让面团产生更多风味物质,面包更松软且保质期更长。
- 中种面团可冷藏发酵(冰箱4℃冷藏12-17小时),适合上班族灵活安排时间。
4. 吐司不塌陷秘诀
- 二次发酵不要超过9分满,否则烘烤时易溢出。
- 烘烤温度需准确(建议用烤箱温度计校准),温度过低易导致内部湿黏塌陷。
【常见问题解答】
- Q:面团粘手难操作怎么办?
A:适当增加手粉(高粉),但不要过量,否则面包会偏干;也可能是水分过多,下次可减少5-10g液体。
- Q:吐司表皮厚硬怎么回事?
A:可能是烤箱温度过高或烘烤时间过长,下次降低10℃,或中途盖锡纸。
- Q:内部组织粗糙有大孔洞?
A:发酵不足或整形时排气不充分,擀卷时需轻轻擀开,避免用力挤压面团。
- Q:吐司缩腰/塌陷?
A:酵母活性不足、揉面不到位(面筋断裂)或二次发酵过度,需逐一排查原因。
【保存与食用】
- 密封常温保存2-3天,冷藏会加速老化,建议冷冻保存(切片后装袋,可保存1个月)。
- 复热技巧:冷冻吐司直接放入烤箱150℃烤5分钟,或用吐司机、空气炸锅加热,恢复松软口感。
按照这个配方和步骤,厨师机全程解放双手,轻松做出媲美面包店的松软吐司!组织细腻拉丝,奶香味十足,无论是直接吃还是做三明治都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