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小赢卡贷频繁发送短信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家美股上市公司旗下的借贷平台,因其marketing手法引起了一些用户的不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家公司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历程。
说起小赢卡贷,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要是提到它的创始人唐越,相信不少人都会恍然大悟。没错,就是那个创立了艺龙网的唐越。当年,艺龙网可是携程旅行的劲敌之一,在线旅游市场上可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唐越显然不甘心只在一个领域闯荡。2018年9月19日,他带领的小赢科技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又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这一举动,不仅为小赢科技带来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也为其旗下的小赢卡贷产品打了一剂强心针。
小赢科技的全名是小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虽然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但其业务重心却牢牢扎根在中国市场。公司自称是中国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这个说法可不是吹牛。看看他们的业绩就知道了,2023年,小赢科技提供的撮合和贷款总额高达1055.57亿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正所谓"树大招风"。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小赢卡贷也开始遇到了一些问题。最近有消费者反映,他们频繁收到来自小赢卡贷的短信。这些短信内容大同小异,都是提醒用户有一笔预估金额待放审。问题是,这些用户压根就没用过小赢卡贷的服务,这不禁让人感到困惑和烦恼。
一位化名李先生的消费者就向记者吐槽说"这些短信每隔两个工作日就来一条,虽然号码不同,但明显是同一家机构发的。最气人的是,他们总说'提醒您多次了',搞得好像我欠他们钱似的。这谁受得了啊!"
确实,这种marketing手法有点过火了。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的注意力已经被各种广告和推送分散得七零八落。如果一家公司还用这种"轰炸式"的方式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抛开这个marketing失误不谈,小赢科技的业务发展还是相当亮眼的。2023年,公司实现净收入总额48.15亿元,净利润11.87亿元。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更是不错,营业收入达到25.81亿,净利润7.78亿元,比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
公司的总裁Kent Li先生对此相当自豪,他表示"我们很高兴报告又一个稳健的季度,因为我们在提高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进一步进展。"确实,在贷款量同比下降的情况下,公司的净收入却创下了历史新高,这种"以质取胜"的策略值得点赞。
小赢科技的业务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贷款便利化服务、发起后服务、融资收益、担保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贷款便利化服务占了大头,今年第二季度就贡献了7.32亿元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3.3%。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担保业务也开始发力。去年同期还是零收入,今年第二季度就实现了4556.4万元的担保收入。这说明公司正在努力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不再单纯依赖贷款业务。
展望未来,小赢科技的管理层似乎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公司总裁Kent Li先生表示,由于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他们决定放松对贷款量的严格控制。预计下半年的贷款量将逐步恢复增长,第三季度的贷款总额有望达到260亿至275亿之间。
正所谓"发展不忘防风险"。小赢科技的首席财务官郑富亚强调,公司不会为了追求纯贷款规模增长而牺牲盈利能力。他们将继续加强风险管理体系,改善资产质量,努力在收入和盈利增长之间找到平衡点。
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风控能力。只有把风险控制好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小赢科技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恐怕还要看他们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短信销售问题。虽然这种做法确实引起了一些用户的不满,但从另一个角度来也反映出小赢科技在市场推广方面的积极性。只是这种方式可能需要再斟酌一下,毕竟"得罪用户"可不是一个好主意。
总的来小赢科技作为一家成立时间不长的金融科技公司,能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上市并保持稳定增长,确实不容易。但在追求业绩增长的也要注意维护好公司的品牌形象。毕竟在这个"口碑为王"的时代,一个好的口碑可能比几个亿的广告费更有价值。
希望小赢科技能够认真听取用户的反馈,改进自己的marketing策略。也期待他们能在金融科技领域继续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