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苏和平
2016年,我县即将进行县乡人大换届选举,这是全县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县民主法治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是县乡人大工作的新的起点。站在新的起点,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既有理论探索的艰辛,也有制度建设的执着;既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经受挫折的烦恼;既有极其深刻的教训,也有弥足珍贵的经验。五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在中共平顺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坚持原则,依法履职,全力保障县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主动跟进县委决策部署,通过依法行使各项监督职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切实维护县委权威。坚持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向县委请示汇报制度,听取县委意见,服从县委决定。在工作安排上,突出县委中心位置,自觉贯彻县委意图;在具体措施上,保障县委中心地位,自觉把县委作出的重要部署和决策,及时通过法定程序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二是紧贴县委决策,依法履行监督职权。五年来,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建设“一地两区”、打造“三宜”美丽平顺的发展战略,综合运用调研、视察、工作审议、执法检查等多种监督方式,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五年共召开常委会会议34次,主任会议82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49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3次,作出决议决定5项,组织专题调研、视察79次,跟踪督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38项,办理代表意见建议553件,公开评议单位30个,形成了步调一致、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主动服务大局,促进重点任务落实。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县委工作要求,积极参与、支持全县改革发展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建设及阶段性重点工作。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主动加强对各自包抓乡镇、分管部门和联系贫困村的工作指导和检查,扎实推进旅游开发、风力发电、农业产业化建设、每年十件利民惠民实事、省级文明县城创建、脱贫攻坚等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促进任务顺利完成。
二、突出主题,精准发力,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人大常委会紧扣发展这一主题,坚持突出发展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更加注重加强对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监督,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计划财政审查,推动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坚持把计划、财政预算执行作为监督重点,定期听取和审议计划、财政预算执行和审计工作情况的报告,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对县级财政收支预算及超收财力安排都要进行认真严格审查,保证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支出,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关注重点项目建设,发挥项目引领带动作用。针对全县确定和实施的文化、旅游、新能源开发、扶贫等各方面的重大项目,多次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级人大代表深入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调研和视察,督促县人民政府优化服务环境、强化监督检查、落实项目责任,加快建设进度、规范项目管理,以重大项目的实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均衡发展。紧紧围绕县委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紧盯现代农业发展计划、富民产业增量提质、农业产业化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移民搬迁、农村街巷硬化和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开展调研视察,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立足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耕地撂荒问题,跟踪监督全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作,督促县人民政府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加快了农村发展步伐,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助力民生问题持续改善。紧紧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县人民政府每年承诺的“10件民生实事”,先后就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城乡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新农合制度执行、供热供气供水、保障性住房建设、社保资金和住房公积金运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民生事业,扎实开展监督检查,听取和审议了相关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三、加强监督,维护正义,着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人大常委会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为重点,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加快推进全县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注重法制宣传,营造法治环境。通过印发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利用人大网站开设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宪法》、《公务员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形成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突出重点环节,开展执法检查。先后重点开展了《预算法》、《山西省预算监督条例》、《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食品安全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残疾人保障法》、《审计法》、《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物价法》、《山西省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促进法律法规在我县的贯彻实施。聚焦公平正义,促进公正司法。围绕公、检、法、司机关司法工作人员在依法履职、公正司法方面容易发生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座谈交流、听取和审议报告等形式,开展执法检查、视察,积极推进司法公开,深化司法监督,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四、构建平台,强化服务,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
人大常委会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强化服务保障,保证代表依法行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增强人大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夯实基层基础,搭建代表履职平台。狠抓“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工作,全县各乡镇、各社区及重点旅游景区都建有“人大代表之家”,以此为平台,组织代表认真开展学习交流和代表述职、代表联系接待选民等活动,有效推动了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拓宽履职渠道,保障代表参政议政。主动邀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常委会工作调研、视察、执法检查和工作评议,定期向代表通报人大常委会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情况,定期走访代表,适时召开代表座谈会,推选代表参加全县重大事项听证会,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充分发挥了代表参政议政、助推发展的重要作用。完善督办机制,提高建议办理质量。进一步完善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机制,落实办理责任,强化跟踪督办,增强办理实效。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意见建议553件,均按法定时限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办结率达100%,代表满意率达98%以上,办理质量不断提升。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代表履职水平。为代表征订《人民代表报》,赠送《六法一规则》、《人大常委会工作规则》、《人大代表工作手册》、《平顺人大》刊物,发放学习笔记和民情日记本,鼓励代表主动学习。以宪法、代表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以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先后举办人大代表培训班三期,聘请市委党校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解培训,代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五、与时俱进,主动创新,有效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五年来,人大常委会努力适应和把握工作新常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新的思路和举措,坚持不懈地推进人大工作创新发展。创新监督方式。审议发言坚持问题导向,开门见山,直击问题,不谈成绩,只找不足,不说亮点,只提建议,推动问题解决,改变了过去说成绩多谈问题少的做法。工作评议在听取汇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基础上,重点拓展了媒体评议渠道,通过《今日平顺》报、平顺电视台、平顺人大网、政府信息网和微信平台,与公众互动,有效扩大参与群体,形成多媒体联动和更多群众参与的评议机制,不断加大评议力度,有效促进工作落实。创新意见建议办理方式。改变了过去那种先交办、坐等结果、最后审查的做法,实现了由事后审查为全程监督。办理前召开大会进行集中交办。对所有建议进行整理归类,确定承办单位,明确办理期限,提出办理要求;办理中实行县长领办、主任会议协调督办、常委会分管主任与人大工作部门具体督办、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督办和政府督办机构跟踪督办等措施,强化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办理后实行回访制度。组织承办部门与代表见面,征求代表意见。代表不满意的,退回承办单位重新办理,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个个都满意。创新调研方式。针对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县人大常委会与县政协委员会联合开展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县委提供的决策依据更加真实可靠。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大工作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比,与脱贫攻坚富民强县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监督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代表作用的发挥还有待于进一步彰显,常委会及机关自身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获得了一些有益启示:做好人大工作,必须始终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始终自觉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必须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不懈开拓创新。
新起点孕育新希望,新起点承载新梦想。新的五年,是奋力实现“十三五”各项目标的五年,是如期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我们要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振奋的精神、务实的作风,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平顺县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作出新贡献。(《山西人大》特约通讯员张斌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