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理论研讨>>专题报道>>文章正文
 
魅力古城展新颜——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助力城市建设及发展综述
日期: 2015-12-30 11:28:15
         
    (导语):
    一条条道路宽阔通畅,一座座桥梁凌空飞架,一盏盏路灯点亮古城,“三环八纵十二横”路网骨架展露真容,“三河一渠”蜿蜒穿城而过,绿地碧草茵茵,公园姹紫嫣红,孩子笑靥如花,老人安详平和,今日之长治,路更宽、楼更高、灯更亮、景更美……三年奋力大干,古城上党华丽蝶变,一个功能日臻完善,品质舒适便捷的“五宜”城市呼之欲出。
    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实施“五五”战略,将“五宜”城市建设作为引领上党城镇群发展的突破口,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主城区改造建设“一年初见效、两年大见效、三年大变样”。三年来,开展了各类城建重点工程438项,创下了长治城建史上“建设规模之大、投资力度之强、征迁数量之多、工程建设之快、取得成效之好”五个“前所未有”,城市建设与发展日新月异。
    古老城市的华丽“蝶变”,雄辩地证明了市委、市政府决策的高瞻远瞩,凝聚着全市340万人民群众的关切与智慧,饱含着广大建设者的艰辛与汗水,也凝结着市人大常委会及全体人大代表的深深挚爱与印记。
    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市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围绕中心,勤勉履职,助力城市建设与发展的。
    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时代在变迁,城市要发展。拥有“全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国字号荣誉的古城上党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上渐渐拉下步伐。市政设施老化、道路狭窄不平、交通拥堵不堪、交通事故频发……长治贴吧内长时间置顶的是群众呼吁大干城建、改造道路交通的帖子。面对百姓的述求,群众的呼声。2013年年初,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就紧锣密鼓开展城市建设调研。同时,安排四套班子及相关部门领题调研,在媒体上公开征求城市建设意见。
    市委重托。市委提出的领题调研提纲中,将两个课题交给了人大,一个是中心城市建设,一个是 “三河一渠”建设。面对市委的重托,市人大常委会全力以赴。整整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对361名市人大代表、城郊区人大代表和地市级离退休老干部书面征求意见,召开熟悉和多年从事城建、规划的老同志和专业人员座谈会,实地察看路网、水系、重点文物建筑,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专题研究,集思广益,形成《做山水文章还古城风韵——关于长治市中心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市委、市政府认真听取了各个调研组、市直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于长治城市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人大调研报告中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列入决策规划,列为三年来的各项城建重点项目。2013年5月25日,市委十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五五战略”,建设“五宜长治”。向全市人民作出了城市建设“一年初见效、二年大变样、三年见大效”的庄严承诺!吹响了长治城市建设的集结号,决策者的施政策略、决心信心,与全市人民的愿望、诉求形成和谐共振。
    代表心声。大干城建年,代表动真情。三年来围绕城市建设和管理,代表们踊跃履职。田琴香代表提出《提升城市品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温菊青代表在《解决长治市区交通拥堵》的建议中大力呼吁,要加大主城区太行街道、英雄路灯主干道建设,加大停车场建设;王永生代表建议要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梁晓灵代表呼吁加强对市内电动车辆管理。雾霾锁城,是魅力长治的心头之痛。段跃岗等代表在《对大气污染法进行执法检查的议案》中直言:“长治的大气质量离群众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要强化节能减排,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代表履职建言的重点所在。医、食、学、养是代表建议比较集中的关注点,反映着社情民意的诉求。苏和平等代表建议要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王政强等代表呼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魏海玲等代表强调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一条条关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环境、城市发展的建议汇集到人大。2013年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收到代表建议、议案218件,涉及城市建设方面建议、议案74件,提出代表84人;2014年收到256件,涉及城市建设94件,提出代表105人;2015年收到219件,涉及城市建设68件,提出代表85人。三年来,236件城市建设方面的议案、建议分门别类移交相关部门办理。在多方的努力下,代表们的建议一条条得以落实,成为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智慧码”。
    盯重点之项,履依法之职
    蓝图已绘就,勤勉促落实。三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法律规定做、市委要求做、政府需要做、群众希望做、人大能够做的事项列为监督重点。围绕城市建设和发展,审规划、审资金、督项目、促管理,采取听、看、询、问、审、督、促等方法,关心、关注、助力城市建设和管理,始终做到与市委中心工作、政府重点工作同心同向、合力合拍。
    在拓展城市框架、加快城市建设中助力
    城市建设稳发展,规划要先行。市委、市政府提出“五宜”城市建设宏伟目标,制定了上党城镇群建设规划,提出近期城市建设规划。要“打通断头路、贯通主干道、畅通微循环”,形成“三环八纵十二横”路网主框架,一系列目标和规划需要变成全市人民共同的意志。市人大常委会主动响应,连续听取和审议关于上党城镇群编制情况的报告,关于《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长治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报告,关于主城区重点城建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的报告,作出关于加快上党城镇群建设的决议等,强调要加强对规划的控制和监管,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及时通过法定程序,以决议的形式将市委决策部署转变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愿,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治保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城市建设快发展,资金是保障。三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行使审查和批准预决算的重要职责,认真贯彻新预算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全口径预决算的监督。多次听取和审议政府的预决算报告、预算调整情况报告和债务情况的报告,作出相关决议,批准相关城市建设资金预算的调整。建议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财政为基础、政府融资平台为主渠道、土地增收收益为补充,民间投资和综合金融服务为支撑的多元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督促相关部门科学管控举债规模,切实发挥债务资金的作用,提高使用实效,建立和完善债务监督机制和预警机制,有力和及时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的推进。三年来,全市先后实施各类城镇重点工程438项,完成投资130多亿元。
    城市建设好发展,“面子”“里子”要兼顾。三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行使工作监督职能,组织代表连续开展视察调研督查,看道路、看小巷、看污水处理,看管网建设、看游园、看停车场建设、看公厕建设,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持“面子”工程与“里子”工程、地上与地下、道路与绿化统筹规划、一体建设的目标督促落到实处。城建部门三年来均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主城区重点城建项目推进、上党城镇群推进情况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主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谋划城市建设、规划、拆迁等事项,有力凝聚起各级各部门、广大代表、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推进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合力攻坚的城建项目取得极大发展。新改扩建道路37条,新建铁路立交桥3座、市政桥梁 13座。人行过街天桥13座。总里程73.3公里,新增市政道路23.4公里。“三环八纵十二横”城市道路主框架基本形成。铺设供水、污水、雨水、燃气等管道合计280多公里,选择80多条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居民出行和市容环境较差的背街小巷优先改造,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出行和生活环境。特别是全长9500米,宽50米,双向八车道的太行东西街改造竣工,宽阔笔直的大道让长治顿时脱胎换骨,引来市民的一片赞誉。市民们说这是一条牵引两翼繁华的黄金大道,一条融合生态与发展的生态大道,一条承载着长治的希望与未来的发展大道。
    城市建设靓发展,要做好山水文章。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工程、湿地公园建设工程更是“五宜”长治建设的点睛之笔。市委、市政府下大决心对“三河一渠”进行改造。市人大常委会对此十分关注。2013年工程实施之初,就组织实施了“三河一渠”综合治理调研。对调研中大家提出的规划起点低,设计方案粗;工程进度慢,水系断点多;施工无头绪,后续问题多等问题向政府部门进行了反馈。三年来,人大常委会每次城市建设视察调研都把“三河一渠”工程列入视察内容,年年盯,次次促,有力地推动了工程的建设。辛安泉水源地保护、湿地保护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常委会组织代表采取集中调研、实地视察等方式,推动解决水源过度开发利用、企业不达标排放、水源地周围随意建筑和上项目问题,促使相关部门强化法治方式,下重拳保护水资源。今天,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的“三河一渠”、长治湿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展露姿容,以其特有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优势,滋润着上党,使长治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在推进畅通长治,提升城市管理上助力
    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城市管理作为提升品位的重要举措,从“三项”治理开始,由简至精,由松至严,不断加强城市规范管理力度,努力营造靓丽整洁、舒适有序的生活环境。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城市管理纳入法治建设的轨道,带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始终贯穿于履职行权的全过程,努力做好城市管理法治化的维护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代表多次呼吁的207、208国道市区段大型车辆多,安全隐患大,要加大管制力度”、“市区三轮车乱象丛生,要加强整治”“学生过马路不安全,要加快过街天桥建设”等问题,连续三年安排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重点抓住驾驶员考试环节、道路交通评价体系、事故频发易发区域和市区拥堵路段等群众关注的热点区域跟踪执法检查,不变主题,持续发力,促使整改力度的加大。政府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执法检查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科学制定实施道路交通管理办法和措施,加大对车辆乱停乱放违章处置力度和对行人不文明现象的教育。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行精细化、规范化、网格化和数字化管理,实现城市交通的畅通有序。
    “三项”治理是提升长治整体形象、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人大常委会突出时效,全程跟进,持续监督,在中期推动阶段和收尾阶段2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深入现场进行视察,提出了将改造硬件与提升完善功能进一步结合、集中建设和长效管理结合、增加配套服务设施方便群众等建议。城区、郊区、住建部门高度重视人大意见建议,切实加强城市管理。依法查处违章建筑、违法排放、违规倾倒等行为。高度重视新建道路两侧门面房的随意改造和无序建筑,切实加强规划控制和建筑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市容环境整治工作。
    碧水蓝天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面对最严《环保法》的实施,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开展环保法、大气污染法执法检查,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上党环保行”活动,在大气污染治理这场攻坚战中,主动参与,年年关注。多次听取审议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大气污染防治情况报告,依法作出决议决定,组织委员代表视察主城区燃煤取暖锅炉集中供热改造、餐饮油烟净化改造、主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供热管道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大打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全力支持市政府重拳出击,铁腕治污,向污染宣战,享碧水蓝天。市政府及环保部门及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以“不信蓝天唤不回”的韧劲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了污染治理攻坚战。从浊漳河、漳泽水库污水治理到工业烟尘治理,从清理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到重污染企业关闭搬迁,从主城区燃煤锅炉改造到餐饮业油烟治理,从狠抓机动车尾气污染到严禁垃圾杂物焚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全市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今年前10个月,主城区主要污染物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15.8%和10.8%,二级以上天数较上年同期增加14天,达到235天。
    在改善民生事业,提升城市功能中助力
    宜居、宜学、宜游,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事关百姓、民生,就是责任、担当。三年来市人大将城市功能提升、民生事业改善作为贯穿人大工作的主线,做到真参与、真监督、真见效。
    住,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更是关乎中低收入家庭、低保户家庭的住房条件改善。常委会关注困难家庭“安居”事宜,针对审计查出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上存在一些问题,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配租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针对保障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搞好年度保障对象复核,尤其是对家庭收入和财产的认定和审核,91户整改要到位;要建立健全对不符合经济适用房条件住户的回购,廉租房、公租房退出,预付款的退还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要加快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让保障对象尽快享受改革成果;指导协调民政、街道、社区居委会监督物业服务公司做好物业服务,解决“住得起”和“管得好”的问题。住建部门认真对照市人大提出的要求,加快推进工程进度。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入园难、入园贵是影响学前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突出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人大常委会针对群众的呼声连续三年把主城区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列入监督重点。多次组织代表对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及时察看、监督、指导,综合各方面正能量,出实招、解难题、抓落实。城区、高新区、教育部门认真倾听人大建议,积极推进工程建设,滨河、西南关、容海苑三所公办幼儿园均已主体完工,可招收幼儿2520名,占到主城区适龄幼儿总数的15%,民生普惠作用得到明显体现。人大还坚持不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摸底自查、重点回访、问卷调查、听取专题汇报,代表视察座谈等形式,有计划、分阶段,深入进行调研。督促政府更加重视教育事业,在主城区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统筹规划教育用地和中小学布局,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留住文脉是城市发展的特色所在。针对《做山水文章 还古城风韵——关于长治市中心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中指出的文脉不突出的现状,人大坚持不懈,持续建议、呼吁,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市委、市政府根据文物现状的实际,最终确定城隍庙、上党门、观音堂、六府塔等四大古建筑重塑建设项目,总投资近1000万元。截止目前,城隍庙、观音堂、六府塔等三项保护修复工程主体已全部完工,上党门修缮工程也已基本完工。主城区四大标志性古建筑将重现历史风韵,彰显城市特色。
    旅游业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也是城市品味的集中展现。人大常委会始终关注“宜游”长治建设,从2013起,连续三年开展旅游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三次转达旅游意见、建议书,听取审议全市旅游发展情况。针对制约我市旅游大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多次提出要千方百计早日建成太焦铁路专线,加大旅游公路专线建设,加强旅游同文物的深度融合。在市委、市政府和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太焦客专建设有实质性进展,上党高铁时代的序幕终于拉开,主要旅游景点的交通条件日益得到改善,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望告别“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窘境,迎来新的机遇和曙光,“宜游在长治”将逐步成为美好的现实。
    借立法之器,谱未来之华章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三年来,一次次视察调研、一条条议案建议、一项项务实监督,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开拓进取,不辱使命,奋发作为,努力为城市建设及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三年辛勤履职中,代表们感慨地说,这三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可谓是长治市城市建设变化最大,群众感受最深、受益最多的三年。对长治的未来大家更是信心十足。大家说相信再加一把劲,万象将更新。
    “城市发展要规范,立法保障城市更美好”。李红雨代表说,我市已经被授予立法权,将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立法。依法规划城市、科学建设城市、科学管理城市,通过立法,将为长治的城市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城市建设要坚定,更加关注民生项目”。申培良代表说,市委提出“一年初见效、两年大见效、三年大变样”目标初步实现。希望继续推进“三河一渠”建设,推进207、208国道改线工程,推进太焦高铁的建设,把学校、医院以及垃圾中转站,公厕、公共停车场、菜市场等关注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继续列为今后的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站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长治的方向更加明确,前景风光无限。
    “城市管理要动真,更加关注提质见效”,程民权代表说,全国文明城市再次授予长治,给予我们信心,也迫切要求我们正视目前我市市容环境、城市交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卫生管理,提升城管工作效能;继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让市区人民享受到更多好天气。继续加强交通管理,安全管理,为建设“五宜”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2016年08月05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2016年08月05日 
长治市人大<45b>长治市人大常委会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项目2016年08月01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公告(1)2016年06月22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公告(2)2016年06月22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公告(3)2016年06月22日 
长治市人大关于第二十三届山西人大新闻奖评选办法的通知2016年05月13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公告 2016年02月29日 


全国唯一的一至十一届
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

长治市人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长治市人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 
长治市人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 
长治市人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各项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检索中心
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长治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任何意见和建议请 联系我们 邮箱:sxczrd@126.com
推荐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网站备案序列号:晋ICP备01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