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席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暖冬的省城太原,天高云淡,阳光明媚。我市出席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和列席人员,承载着全市人民的重托,怀着强烈的责任与希望,认真参加审议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落到实处,共谋美丽山西发展蓝图。
吴小华代表:让扶贫政策落地
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三农”工作时用了一部分专门讲扶贫工作,这将极大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山西省政府不仅要出台宏观政策,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让这些政策在基层真正落地。比如在项目的地方财政配套比例上,贫困县与富裕县是相同的,贫困县在争取到项目后,因自身配套能力有限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落地。为此,建议适当降低贫困县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让惠民项目能够在合适的地方早日完成,帮助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冯志君代表:抓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机遇
2014年工作总体来看成绩不错,一是改革力度大,适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二是励志,认真解决了政治生态存在问题,提振了全省人民的信心。对2015年工作部署,充分体现了改革的要求,体现了创新的思路。建议加大对军工企业军品转民品的支持;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在混合所有制方面步子再大一些;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创优环境,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依法行政。
李晋平(列席):大力推动煤炭革命
报告有三个鲜明特点:首先报告是个务实的报告。总结2014年工作用数据说话,安排2015年工作实事求是;其次是个担当的报告。面对煤炭市场一路下滑,经济形势严峻的现状,确定了经济增长目标达到6%,做到非常不容易,具有历史担当;三是安排科学的报告。各项工作部署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今后做工作,要做到三个“机”:直面危机,寻求转机,才有生机;做到三个“创”:创新、创意、创效;做到三个“改”:改革、改造、改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创新,潞安集团建成了我省首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十个全国第一的核心技术或产品。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挥优势,在“六大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
韩长安(列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报告讲得非常好,给老百姓吃了一个定心丸,特别是给民营企业吃了一个定心丸。从山西看,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取得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从长治看,“五五战略”正在实施,企业发展很快,安全抓得也非常好;从潞宝看,从传统煤化工做到现代煤化工,再到现在的精细化工发展。建议,充分发挥长治水资源丰富、煤化工产业基础好、产业集中度高等组合优势,设立以长治为主的晋东南煤化工基地。建议对贫困县农业项目进行大力扶持。
王作平代表:努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报告中激动人心、振奋人心、眼前一亮的地方很多,体现了紧扣省情实际、力推改革实招、关注群众实惠三个“实”。建议:一是进一步帮助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解决创办、创新、融资和审批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走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二是抓好土地流转工作,做好新型农民的培训,推动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发展,真正促进农业的健康安全发展。
李兵芳代表:要以创新为核心优化环境作保障
山西要走出困境,真正摆脱危机,需要不断地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描述非常好,但想要形成这样的局面,市场机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很重要。为了生存,很多企业都在主动调整,努力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主观上需要企业更多地焕发内在动力,客观上却离不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由此就联系到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廉洁发展的问题。去年省里一批干部腐败倒下,可以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六大发展”将廉洁发展放在首位,正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所在,下一步关键是抓好落实。对全省而言,良好的廉洁发展环境、交往有道的政商关系,是实现健康发展须臾不可离的重要保障。
李瑞杰代表:加快金融改革发展
报告中11处提到金融问题。总结工作既肯定了金融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客观指出了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安排部署今年工作,分析形势谈到了煤炭供大于求,传统工业产能过剩、效益不佳,资源型经济跌得快、跌得深,回升慢、回升难,都会给金融运行带来较大的压力。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统筹推进金融服务业发展,继续强调发挥金融杠杆作用。长治13家农信社,有10家改制,目前已挂牌7家,3家正在改。当前重点要抓两件事,一是长治农信社改革和提高金融高风险处置和化解能力。二是政府要在信用环境建设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王文斌代表: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报告总结过去客观,直面问题不回避,安排2015年的工作更加理性,对经济的预期更加科学,在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统筹得比较好;报告中的措施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更加务实主动,更具有操作性。建议省政府要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提高执行力,把各项目标落实好,实现富民强省目标。
付丽霞代表: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体系
报告句句紧扣改革、字字关乎民生,符合山西发展实际。特别是提到的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体系、创新农业补贴制度,这些说到了百姓心坎上。建议再研究出台一批新的强农惠农政策,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只有靠政府政策扶持带动,才能实现农业“富强”、农村“富活”、农民“富裕” 。
任重道远须奋力,风疾潮涌正扬帆。面对新目标、新起点、新任务,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代表们坚定的话语、铿锵的步伐寓意: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充满信心,扬帆新征程!(王晓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