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议案建议>>文章正文
 
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日期: 2014-12-24 09:52:24
    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中,把旅游专题调研作为年度工作内容之一。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与会代表提出涉及旅游的议案1件,建议13 件。黎城县代表团提出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促进我市旅游资源整合提升,促进长治旅游业大发展的议案》、平顺县代表提出的《关于对全市旅游产品进行整体捆绑营销的建议》被列为议案和重点督办建议。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结合代表所提议案、建议的办理督办,8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深入平顺县、黎城县对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召开建议领衔代表座谈会,并深入景区实地察看。9月下旬,又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旅游调研组深入壶关县、襄垣县调研。结合两次调研及日常了解情况,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有了总体把握,现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总体评价
    通过四县两次实地调研及日常掌握情况,我们认为,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宜游”长治的发展目标确立以来,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对旅游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呈现出点上有突破、面上有创新、整体有跨越的良好态势,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增长,在GDP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总体看,我市旅游业已有了一个良好发展的基础,正在步入一个蓄势待发、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一)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正在夯实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其重要地位正被各界所认识。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县,确立了“中心围着旅游转,一切围着旅游干”的工作思路,旅游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老景区得到深度开发,老树新枝;新景区生机勃发,后来居上,旅游业加速发展的基础正在夯实。
    (二)旅游资源整合及管理方式有了实质性进展
    全市旅游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去年,针对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分散经营、无序竞争的现状,通过政府协调、企业整合,完成了资源整合和体制改革任务,并引进专业团队进行托管。整合后的大峡谷发展势头良好,为全市旅游资源整合奠定了良好开局。
    (三)旅游宣传促销有了新声势
    2013年以来,全市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全面加大,首次在全国开展了旅游宣传口号征集活动,加大在央视的自主宣传力度,扩大了旅游重点县的知名度。积极打造节庆品牌达10余个。加强与媒体合作宣传促销,《冲关大峡谷》、《法显西行》等进行了新的尝试,收到良好效果,旅游宣传促销整体呈现新亮点,跃上新台阶。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我市旅游业发展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通过多点、多面实地察看和调研座谈,我们认为,当前我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是:
    (一)旅游业规划引领、扶持奖励政策还不够到位,要素建设相对滞后
    近两年旅游的地位作用日益提升,但规划引领、整体投入和扶持政策仍然相对滞后。我市至今还没有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没有出台大宗旅游团队、旅游星级饭店、景区评创奖励政策。市及各县(市、区)虽已编制了旅游业发展规划。但县与县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规划缺乏相互衔接和融合。环顾周边,与我市旅游资源同质化的焦作市,由于起步早,投入高,在天时、地利、人和中步步领先,省内的周边地区也在全面加大旅游政策扶持投入力度,对此,必须有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其次,旅游业完整的要素体系还未形成,旅游品牌的龙头作用尚不突出。近年来,虽然全力加大了旅游项目建设,但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项目还不多,门票收入超千万的只有太行山大峡谷和武乡“两园一剧”两个,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也还远远不够。旅游六要素中仅突出了“游”的因素,吃、住、行、购、娱都显不足。一方面急需大量游客进入,另一方面,即便吸引来大量客源,也面临住宿、车辆、停车等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如通天峡景区发展势头良好,但食宿等配套设施还不同步,县里积极筹建农家乐,又受到土地条件制约,迟迟不能批复建设。旅游纪念品、娱乐节目等更是六要素中的“软肋”,“购”的产品缺乏特色,难以引起游客的兴趣,“娱”的项目整体匮乏,文化内涵和互动参与性差,旅游收入还停留于门票经济,产业链条尚未形成。此外,我市旅游景点分散于各县市区,缺乏一个统一的集散中心,提供咨询、导游、车辆、饮食等特色服务。
    (二)道路交通特别是铁路交通未能同步跟进,始终是制约长治旅游跨越发展的“瓶颈”问题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旅游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高铁经济。我市有很好的旅游资源禀赋和潜力,这种潜力资源的特点是:知名度还不够高,形不成如国内一线景区的“双飞”游线路,最适宜中等收入、以铁路交通为主的大众旅游。如果交通便捷、宣传到位,会吸引大量人群,充足的客源会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形成良性循环,如果交通滞后或成本太高,就会步步落后。随着大西铁路的开通,目前全省很多地区进入高铁时代,旅游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而我市铁路交通还处于上世八、九十年代的水平,旅游业发展长期受制于此,很难真正跨越起飞,如不解决这一问题,已有的优势也将在新一轮竞争中抵消弱化。
    其次是旅游专线公路建设还需加强。近年来虽然全力加大了旅游专线公路建设,但由于基础薄弱,投资形式单一,很多景点又在贫困县,资金有限,致使旅游公路等级偏低;同时,由公路主干线到旅游景点行程远,耗时长,衔接不畅,难以形成便捷的一日、两日游精品线路;在调研中县里同志反映,平顺县与壶关县景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华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公路”,将整合两县的峡谷资源,这一项目十分必要,已报省旅游局和交通厅,但是至今也没能立项。
    (三)旅游宣传促销形式仍显单一,宣传成效还不明显
    近年来我市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但也存在旅游宣传促销资金仍然匮乏,渠道单一的问题。虽然宣传促销投资不小,但主要用在央视宣传上。日常的推介会、其它形式的宣传促销资金还十分有限,致使很多有效果的促销活动不能参加、不敢参加。同时,好的景区大多在贫困县,市里统一协调各景区,进行组合式宣传促销还不够,形式还不丰富,由这些县单打独斗宣传,面临不少困难,形不成规模和声势。
    三、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旅游业前期投入和政策扶持,全面强化旅游要素体系建设
    做大做强旅游业已是我省我市发展的主题,特别在当前煤炭主导产业低迷的形势下,已具雏形的旅游业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动力产业,无疑是重要一极。我市虽错过了旅游业发展的最早先机,但只要下大决心真转型,旅游业后来居上前景可期。
    一要尽快出台旅游奖励政策。尽快设立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旅游形象宣传、大宗旅游团队优惠奖励政策、旅游星级饭店、景区(点)评创奖励等,尽快出台《美丽长治休闲游奖励办法》,并使资金利用常态化、制度化、合理化、最大化。
    二要尽快制定有力的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完善金融、财政、税收、土地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尽快修订旅游规划,出台我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要突出整体性、特色性、前瞻性,发挥规划应有的引领作用。
    三要大力实施“旅游品牌”战略。深入挖掘、科学评价我市的旅游资源,找出独特的旅游卖点。切实做到找准差异资源,整合优势资源,主打特色资源,立足规模上的第一性和特色上的唯一性,将现有旅游资源做大做强。以品牌为龙头,将各县旅游资源建成一个协调运作的整体,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将全市建设成一个旅游循环圈。
    四要全面强化旅游要素建设。当前应尽快启动建设“长治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在规划之初就立足多功能。全面强化“吃”“住”“购、娱”等短板,引导社会力量建设适宜不同游客和团队的农家乐、快捷酒店等设施,推出特色饮食,开发不同档次的特色纪念品,推出参与互动的观赏性节目,大力促进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体验型、娱乐型、文化型并重转变。
    (二)突破“瓶颈”,着力优化旅游交通环境
    一要千方百计争取早日建设太焦铁路客运专线,突破长期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太焦铁路客运专线如果建成,惠及的绝不仅仅是长治、晋城两地的公民,而且能让山西最快地进入中原地区,并以最短距离连接京沪高铁。而这些地区从改革三十年的经验看,其对后进地区的拉动作用远大于京津地区,所以太焦客运专线的立项不是立不立的问题,而是早晚的问题。越早立项建设,越能抢占先机。建议市政府将其作为长治旅游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引擎,列入日程,主动积极不懈争取,下大力气百折不挠。使其能够尽早立项上马,则旅游幸甚,长治发展甚幸、老区人民甚幸。
    二要继续加大旅游专线等交通设施建设,建设优质旅游公路。畅通高速、国、省道主干线到旅游景点的连接线,缩短抵达主要旅游景点的里程和时间。积极协调,争取中华太行大峡谷早日立项,使两个处于上升趋势的景区实现强强联合,早日建设长治—太行山大峡谷旅游铁路。除市区到各景点专线外,还要开通景点之间的一日游、两日游专线,建议将襄垣仙堂山与黎城广志山景区的旅游道路列入省市重点旅游建设项目。
    (三)以管用有效为目标,不拘一格拓宽宣传促销渠道
    云台山的成功经验,重要的一点在于强大多样的促销手段。如早在 2008年就设立驻京、沪旅游服务中心,在首都机场的航站楼出口播出云台山风光片,开通了北京、武汉至焦作“云台山号”旅游专列,与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结为姊妹公园,列入当年胡锦涛主席访美时两国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等。
    与之相比,我市宣传促销仍需不断强化。建议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旅游企业拓宽思维,大胆创新。在门票收入不足以支持宣传促销经费时,政府应给予先期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体制激励,以调动各方引进客源的积极性;要加强与外省市在共塑产品、互送客源、同步宣传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针对自传媒时代宣传促销新特点,可借鉴小米手机利用网络传播并奖励的作法,创新促销形式路径;学习借鉴国家级旅游强县“栾川模式”,从政府到普通百姓,都关心长治旅游,了解长治旅游,推介长治旅游,每个市民说起长治旅游来,都能推荐个一二三,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宣传、全民促销的氛围。
 
     
     2014年10月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公告 2016年02月29日 
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公告2015年08月19日 
关于推荐《山西人大》通讯员的通知2015年07月27日 
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办法2015年07月23日 
关于加强市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2015年07月23日 
长治市人大常委会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项目2015年07月17日 
长治市人大常委会“三公”经费预算公开情况统计表2015年07月02日 
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2015年05月13日 


全国唯一的一至十一届
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各项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检索中心
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长治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任何意见和建议请 联系我们 邮箱:sxczrd@126.com
推荐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网站备案序列号:晋ICP备010009号

 
Produced By ..:: MO CMS 2010 ::..,中联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