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代表风采>>纪兰专题>>申纪兰的发展观 >>文章正文
 
申纪兰:光环下的平静
日期: 2010-10-11
    申纪兰恐怕是还健在并活跃于政坛的新中国最老资格的农业劳动模范了,又是至今唯一从一届连任至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不愧为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见证人。
    我和申纪兰相识已几十年,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我们又有缘在一个代表团,不由忆起了她的几件小事。
    1974年,我从内蒙古调回山西省委工作。妻子调山西省妇联机关。申纪兰以其声望时任省妇联主任,但大部分时间仍在基层,并不驻机关办公。当时“文革”还未结束,各方面很不正规。我们由外地调来,第一件头痛的事就是没有住房,孩子又小,四处奔波、借住,十分狼狈。老申知道了这件事,找到我妻子说:“我这个主任关心干部不够,让你们为难。不要费劲了,你们小两口和孩子就住在我的办公室吧。反正那房子长年空着,也是浪费。”说着就拿出了钥匙。我们再困难,也不敢接这把钥匙呀。但心里一直热乎乎的,多年以后还常记起。
    还有一件事。当年申纪兰参加各种会议、活动较多,机关常要代她填表,其时她从省到县已兼有多种职务,有各种头衔,但她每次都要叮嘱工作人员:“前面那些填不填都行,村党支部书记这个职务一定不要落下。”她是一个不忘本的人,常说,劳动模范离开了劳动还算什么劳模。
    虽相识多年,我却一直无缘到她的西沟村一看,直到去年春天终于有了一次机会。西沟,真是深山大沟,前沟后沟沟套沟。老申已是78岁的人了,领着我翻梁下沟如履平地。她先领我看西沟发展史的源头,解放前的沟底破窑,又看如今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林,村里依山而建的层层窑洞,比城里鳞次栉比的水泥楼房更赏心悦目。
    我奇怪这大山里的交通之便,不管哪条功劳。过去山区多年通不了路,老乡头年买个猪娃抱着上山,第二年长成大肥猪,却抬不下山。山货运不出、看病难、上学难。作为人大代表,申纪兰很是揪心。2001年,她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议案,请政府关注山区交通建设。交通部负责人立即率队到太行山区调查部署修路,政府亦相应拨款。现在山区已村村通公路、通班车。这通车之便还带来另一情况,常有外省市的村民慕名到西沟来,向人大代表申纪兰反映本地的民情和积案,老申都认真听取。                             
    从西沟.回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人大代表,就是要代表人民说话;而要能  代表人民说话,先得自己不脱离人民,永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以申纪兰的资历,从一届代表当到十一届代表,已是全国名人。  上到中央下到省市,她不知曾结识过多少领导、多少大人物,她也有机会高就他职,但她从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从没有借机为自己办一件私事,两个孩子也都是平头百姓。爱因斯坦说居里夫人是欧洲唯一没有被荣誉宠坏的名人。申纪兰顶着名人的光环已半个多世纪,却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她确实以代表的身份为人民办了不少事,有的还是很不一般的大事,但她从来不说,也不让媒体宣传,这正是她最让人敬重的地方。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检索中心
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长治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任何意见和建议请 联系我们 邮箱:sxczrd@126.com
推荐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网站备案序列号:晋ICP备010009号

 
Produced By ..:: MO CMS 2010 ::..,中联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