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代表风采>>纪兰专题>>申纪兰的发展观 >>文章正文
 
申纪兰:农村体育也要“脱贫”
日期: 2010-01-05

2004-03-12

    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其中有一个我们最为熟悉的名字: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这是一位75岁的农村妇女,是现代中国农村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第一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次数最多的劳动模范。这是她第十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人,从第一届到第十届全国人大,申纪兰届届都是代表。
    申纪兰作为从深山走向都市的农村小康建设领头人,虽已年逾古稀,但还一直关心着大山深处的农民兄弟,特别是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她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也越来越多。农民强身健体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在山西农村,每天早上,村口、街道、树间、渠畔都会聚集许多参加晨练的农民。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体育锻炼无法全面地开展,甚至有的地方没有一个像样的篮球场地,就更不用说体育器械了,这既有场地、器材、资金方面的原因,也和农民自身意识的限制和影响有关。她认为农村体育也要“脱贫”,农村不应该是被体育遗忘的角落。
    农民虽然长年在田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劳动代替不了体育。所以,她认为农民仍应坚持经常性的身体锻炼,体育锻炼与体力劳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体育锻炼给人们带来的娱乐功能及对身体健康的益处都是体力劳动所无法提供的。
    她强调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一定要因地制宜,既要贴近农村,又要贴近农民,特别是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申纪兰代表建议,在一些体育“贫困”乡村,应该把体育场地建设列入农村发展规划,逐步使亿万农民都有一个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去处,然后选择一些适宜农民开展、运动负荷不大的活动或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身体锻炼。尤其是在农闲季节,更需广泛开展农民体育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这既有利于增进农民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做了一辈子农村工作的申纪兰说:“如果农村体育不能广泛开展的话,就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检索中心
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长治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任何意见和建议请 联系我们 邮箱:sxczrd@126.com
推荐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网站备案序列号:晋ICP备010009号

 
Produced By ..:: MO CMS 2010 ::..,中联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