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理论研讨>>典型材料>>文章正文
 
履行监督职责 推进新农村建设——李国峰副主任在全省人大农村工作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日期: 2008-07-01 16:48: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人大高度关注和监督的工作重点。近年来,我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监督职权,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适应形势发展,突出监督重点

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科学合理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使人大工作与市委决策同向,监督重点与政府工作同步,落实效果与人民群众同心,是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基本准则。我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结合实际,探索创新,确立了“用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创新”的工作思路,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转变作风抓落实,务实创新求突破。首先,深入调查研究,明确监督重点。常委会组织组成人员和农业方面的人大代表深入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示范村进行专题调研,了解人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所思、所想、所盼,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重点,明确要把农村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园区建设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上,确保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以求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其次,紧密联系实际,选择监督议题。我们把监督工作的突破口放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深入贯彻、农林水等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党的富民政策全面落实、农民增收有效措施的制定上,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在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的规范化轨道上前进,确保农村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第三,发挥职能作用,实施有效监督。我们坚持把听取汇报和审议专题工作报告相结合,专项视察与执法检查相结合,提出审议意见与跟踪监督整改相结合,推动工作开展与促进和谐发展相结合,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力求在推动和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有新作为。去年,省人大农工委对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后评价说:党委人大高度重视,政府主导整体推动,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基础工作扎实稳固,文明乡风民风初步形成,新型农民不断成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类指导多种模式,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二、丰富监督形式,加大监督力度

按照《监督法》的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农村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和工作监督力度,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一)坚持上下联动,增强执法监督的实效性。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涉农法律法规,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为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制保障。配合省人大的工作部署,我们坚持市县两级人大联动开展执法检查,上下联合监督整改情况,确保人大执法监督的权威性和实效性。省市人代会上,“新农村建设更要保护耕地”,是来自农民中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讨论的热点。我们把热点作为执法监督的重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情况执法大检查,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4起违规占地用地行为,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反馈意见,责令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追踪问效,促进了依法行政,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为防患未然,预防疫情灾害,我们适时组织对《动物防疫法》、《畜牧法》、《气象法》等涉农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执法检查,了解掌握预警应急、经费保障、基础设施等情况,确保预防疫情、灾情长效机制正常运转。特别是通过对条管涉农部门的执法监督,协调督促壶关、平顺两县政府现场办公,解决气象站迁址用地和增加财政补贴资金等问题,支持和促进了气象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为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

(二)实施对口监督,增强工作监督的针对性。我们坚持从规范制度入手,在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建立专业化监督新机制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一是建立定点联系制度。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新农村建设联系点,指导帮助搞规划抓产业。人大常委会机关有扶贫帮包联系村,各工作机构每年轮流驻村蹲点,解决问题办实事。二是实施对口联系委员制度。将来自涉农部门的不驻会委员,编组到农村工作委员会,参与和参加部门工作活动,对政府组成部门开展经常性的专项监督。既畅通了委员知情渠道,调动了委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也有效地解决了工作委员会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了专业监督水平。三是实行任职询问制度。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对政府组成部门人员的任命,启动了任职询问程序。今年,被提请任命市农业局局长人选段爱民,在常委会上作供职报告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爱忠、任文琳等就完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新农村等问题提出询问,现场进行回答,并将询答内容在人大网站和新闻媒体公开,增强了供职审议的针对性,也为任后监督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发挥代表作用,增强民主监督的广泛性。人民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我们注重发挥代表的双重职能作用,一方面积极为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创造宽松环境,引导代表做护法维权的使者;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表率作用,激励代表做带头致富的标兵。全国人大代表、民营企业家韩长安,在我市实施的“两级人大联动,三级代表监督环境治理”活动中,带头向企业界的人大代表发出环境保护倡议书,率先拆除红旗小焦炉,并提出“企业建在森林里,森林里面找企业”发展理念,在企业周遍绿化造林万余亩,建立了潞宝生态工业园区。他致富不忘贫困山区的穷孩子,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在全省先后建起了100余所长安希望小学,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市人大代表、长子县农民李生贵,坚持科技创新,集合“温室育苗、配方施肥、膜下滴灌、病虫防治、标准化栽培、无公害生产”等多项技术,发明了具有“成本低、寿命长、操作易、抗性强、效果好”的蔬菜移动大棚,取得了国家专利,不仅自己富裕了,还带动了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去年,全国农田节水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参观了生贵式移动大棚,该技术现已推广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市人大代表、长治县荆圪道村村民赵国祥当选村委主任后,因地制宜,确立了依托煤炭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思路。针对村煤矿对外承包后,集体经济受损,村民意见较大的问题,履行代表职责,运用法律手段,将煤矿收归集体经营,壮大了集体经济。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发展万头现代化养猪场和连片日光大棚等新产业;依山就势,修房筑路,种草植树,人居环境大变样,外人称荆圪道村为“世外桃源”。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视察后给予高度评价,倍加赞赏。

三、关注民生问题,务求监督实效

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紧紧抓住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问题,突出重点抓关键,取得了良好监督效果。

(一)围绕农民增收进行监督,推动农村产业大发展。新农村建设必须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农民增收作为主题。我们注重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监督,紧抓不放。一是加强计划预算监督。通过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专题报告,批准财政超收支出方向等途径,监督政府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今年4月份,主任会议专门听取市政府2008年财政收支计划安排建议专题汇报,要求支农预算安排必须明显高于上年,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基地扩张,龙头企业规模扩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品牌农业发展。今年财政支农预算安排比上年增长29.7%。二是加强资金使用效率监督。我们把人大财经监督与审计监督有机对接,通过适时听取审计工作和审计结果整改情况专题报告、开展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检查等形式,监督资金使用效率。如对全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抓住个别地方和部门专项资金去向不明、胡支乱花的违法行为,跟踪监督纠改,并建议和督促纪检、监察部门追究了相关部门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加强对农民减负工作的监督。通过组织开展税费改革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补贴、生猪良种补贴等项工作调研视察,听取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督促各级政府加大监管力度,真正让农民减负增收。通过多种形式的监督,有力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我市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市。全市建成了2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认证了127个绿色产品、58个无公害农产品、6个有机食品。支持发展了6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37个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10.5元,比上年增长13.4%。这不仅使《标准法》在我市得到成功实践,而且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围绕惠民工程进行监督,确保农民群众得实惠。为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我市各级政府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建设,确保改革发展成果的普惠率。我们把监督惠民工程建设,落实政府承诺兴办的实事,作为人大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在组织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视察时,邀请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参加,走村串户,随机抽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题工作报告时,联组发言,重视列席人员意见;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转达审议意见书,针对存在问题,要求各级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不断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着力推进农村卫生“四个一”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卫生长效保障机制和信息化服务体系。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点到面,由示范到规范,农民参合率达到90%以上。从今年开始,财政补助资金也由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了80元,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趋向更规范、更科学、更透明、更合理,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通过听取审议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专题报告,跟踪监督审议意见落实,对义务教育执法检查中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支持政府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工程,农民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三)围绕基础设施进行监督,促进改善人居硬环境。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难点是资金筹措。我们坚持从督促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推动新农村环境大改善。一是监督建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006年以来,我市财政从预算内外每年安排5000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统筹用于街巷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行居环境。二是监督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我们把“上党环保行”活动与全市乡村环境卫生大整治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沼气工程及改厨、改厕、改圈,重点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改善了安居环境。三是监督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重点关注村村通公路、城乡客运网、农村饮水安全、通道绿化等项工程建设,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环境改善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水平,使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

我们在监督和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虽然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各兄弟市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为推进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长治市人大关于评选第六届全市人大好新闻好作品的通知2016年12月01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6年10月25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向社会公开征集2017-2022年立法规划和22016年10月13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聘请地方立法咨询专家的通知2016年10月12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确定地方立法联系点的通知2016年10月12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市地方立法工作会议的通知2016年10月12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2016年08月05日 
长治市人大长治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2016年08月05日 


全国唯一的一至十一届
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

长治市人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长治市人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 
长治市人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 
长治市人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各项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检索中心
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长治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任何意见和建议请 联系我们 邮箱:sxczrd@126.com
推荐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网站备案序列号:晋ICP备010009号